高血壓對腦的持續損害 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
發布日期:2020-06-3
血壓高可引起腦梗死,腦梗死即缺血性腦卒中,也稱腦血栓(形成)或腦梗塞,可占全部腦卒中的43~65%。
經顱多普勒TCD廠家澳思泰提醒,在我國73%的腦卒中都與高血壓有關,且血壓越高,持續時間越久,腦卒中的風險也越大。
持續的血壓升高,使小動脈順應性降低,持續的血壓升高也加速了小動脈粥樣硬化,嚴重動脈硬化,加之血管的順應性降低,容易形成血栓。再者持久的高血壓,特別是血壓呈進展性升高或有舒張壓升高者,腦內的小動脈在高血壓的機械性沖擊下,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血管壁增厚,管腔縮窄以及動脈壁的階段性結構破壞,可發生纖維性壞死或在動脈粥樣硬化的潰瘍等受損血管壁上,導致纖維蛋白、血小板因素等凝血因素形成血栓,造成管腔阻塞,從而使腦組織因血液供應被阻斷而發生梗死。長期血壓升高也會拉長穿通動脈,使之移位、扭曲,致使血流減低,也易發生腦梗死。
如面積較小的腔隙梗死(腔隙梗塞)發生,有些受檢者可無明顯的臨床癥狀。有些可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表現。且腔隙梗塞常是嚴重腦血管疾病的征兆。如果大面積腦梗死,可能出現偏癱、失語,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下一篇:生活中如何有效篩查腦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