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性多發腦梗死性癡呆的檢查方法
發布日期:2021-05-11
遺傳性多發腦梗死性癡呆,平均發病年齡45歲,無性別差異。有明確的腦血管疾病及癡呆家族史,反復發作短暫性腦缺血或卒中史。
針對遺傳性多發腦梗死性癡呆的檢查,檢查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腦脊液檢查,二是影像學檢查,三是皮膚活檢,目前常用的檢查方法是腦脊液檢查,其頻率尤其高,還可以幫助病人檢測是否患有遺傳性多發腦梗死癡呆,盡快確診,進入篩查階段,避免延誤病情,防止病灶轉移加重病情。
1、腦脊液檢查
腦脊液檢查的方法就是測定受檢者本身的腦脊液,如果出現了血清中多態化的狀況,或者本身的蛋白定量出現了問題,就能夠幫助受檢者確診是否患有遺傳性腦多發腦梗死性癡呆。
2、影像學檢查
主要使用的方案是MRI,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能夠檢測受檢者是否出現了腦白質萎縮的狀況,而且如果腦梗死出現在受檢者身上,也有可能會被檢查出來。
經顱多普勒屬于超聲類的影像學檢查,它對于腦梗死的也能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超聲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的一款型號KJ-2V7M,使用了栓子檢測技術,出現栓子(HITS)時,信號顯示跳變波形,并可回放辨認,便于醫生觀察和檢測,栓子檢測對研究缺血性腦血管病和腦動脈硬化等疾病都具有重要意義。
3、皮膚活檢
發現嗜鋨顆粒樣物(GOM)沉積的狀況,那么對于疾病的是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的。
下一篇:低密度脂蛋白過高會損傷心腦血管